中国仓储业去年的主要指标走出了一个U形线路,年初下滑,年中回升,年底基本恢复到金融危机爆发前的水平。
在仓储保管业务的基础上,仓储业加大了运输配送、贸易、加工、动产监管、期货交割库和电子商务交割库、进厂物流等综合业务的业务量,客户数量增加了4%,库房空仓率进一步降低风险控制大大加强。
新特点:增量园区市场型
物流园区逆市增长,在2008年全国有475家物流园区的基础上,2009年又新增近200家规划、在建和建成的物流园区。规划占地面积43134万平方米。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收集到的10个省会城市、3个直辖市的数据,13个城市拥有132个物流园区,占地113.4平方公里。在新增园区中绝大部分为市场型物流园区,其目的就是聚拢人气、聚拢税源、聚拢物流要素。
仓储面积保有量继续增长,13座城市拥有仓储面积5456.6万平方米,平均每个城市为419万平方米;平均每平方公里每年支持的货运量为1787.7万吨。特种仓储如化工危险库、液体库、冷藏库的需求增长较大,上述13个城市拥有特种库房328万平方米。期货交割库和电子商务交割库需求增大。随着经济的发展,期货交易机构的交易品种迅速增加,有色、黑色、粮食、塑料、石油的交易量在迅速增长。仓储物流的技术水平在不断提高,自动化立体仓库大量涌现,信息化、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有较大提高。物流地产有新进展,仍有较大发展前景。
国家缺少对仓储行业的管理,至今为止,仓储业未有国家层面的主管部门,缺少对仓储行业的整体规划、规则制订、信息渠道和完整的统计体系;仓储业的税率过重,土地使用税有增无减,5%的营业税不合理的状况仍无改变;物流园区中大部分是仓储物流设施,园区的规划乱会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和相对过剩。
新看点:竞争手段精细化
仓储业界普遍对2010年的发展充满信心,估计主要指标会增长10%以上。但也有一些担忧,主要是经济环境发生变化、仓储设施供需变化较大等。
仓储业将受到国内国际经济的影响。这次金融危机给世界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。一是影响了世界产业转移和布局的变化。欧美国家民众的消费观念发生变化,提高了储蓄率,放慢了奢侈品的消费速度;就近采购商品和安排生产:物流线路、物流数量、集结地点有可能发生变化。从而影响到我国出口商品的结构、数量、港口物流中心业务量。二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。高污染企业,高耗能、高耗水的行业到处不受欢迎。物流业以其现代服务业的鲜明特征而被各地政府当作支柱产业,把自己的城市当作区域经济的核心。所以,物流园区尤其是贸易型的物流园区被推为首选。三是低碳经济的要求越来越紧迫,科学合理的物流园区、物流中心能有助于减少碳排放量,主要表现在减少货物的迂流、减少车辆的空载、多式联运的发展等。
仓储资源将出现拐点,普通库房供大于求不可避免。经过多年的宣传和推动,物流产业被各级政府所认识,出台了一系列的支持物流发展的政策,确定了当地的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规划。所有的规划都涉及到仓储设施的建设。物流园区,物流中心的增长速度很快,一般地说省会城市规划的物流园区面积都在10平方公里以上,有的高达几十平方公里;二级城市也在几平方公里到十多平方公里。这些仓储设施一旦建成,将大幅度提高库房供给量,将会出现空仓率增加,租金下降的现象。
仓储业务综合化、精细化成为仓储业竞争的主要手段。在供大于求的情况下,单纯的出租库房或只提供简单服务,将在竞争中处于劣势。自2004年以来,中国物资储运协会一直倡导仓储业务综合化,即在仓储保管的基础上,大力发展增值服务,如开办市场、开展加工、包装、配送、质押监管等业务。2009年,在营业收入的构成中,传统的保管业务收入只占43%,而综合业务收入占57%,比去年略有下降。所谓精细化,就是引入新的管理理念,为客户量身定做业务模式、业务流程、服务标准和服务质量,裁减冗余,节约成本,只有这样,才能处于优势位置。
一些物流园区(包括保税物流园区)的运营出现困难。主要原因:一是部分园区将土地切块卖掉了,自己手上没留任何可以出租或运营的资产,收入来源短缺;二是保税物流园区过大,保税货物的量不足以支撑保税物流园的支出;三是一次性投资过大,入园企业少,成本无法回收。这就要求我们在规划园区时精心策划,要有财务测算,否则便会陷入困境。 |